首页 规章制度 教师 正文

湖南师范大学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

学科专业是学校办学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其结构和质量直接关乎学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全面贯彻落实《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教高[2023]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我校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

2.工作原则。服务国家发展。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聚焦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突出优势特色。以师范特色、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等建设为引领,做强优势学科专业,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做优特色学科专业,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强化协同联动。主动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行业部门联动,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培养、评价等多方协同机制,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3.工作目标。2025年,优化调整学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提高新兴学科专业、基础学科专业点占比,淘汰一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好学校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基础学科等各类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形成一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建成现代产业学院等一批专业特色学院,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到2035年,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协调、特色更加彰显、优化调整机制更加完善,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有力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

二、健全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1.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根据国家战略需求、我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指引和全省学科专业总体布局,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自身优势,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坚持控制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本地优先发展和暂缓发展的学科专业名单、毕业生就业反馈以及调研掌握的相关信息等,学校每年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进行专题研究、专门部署,指导和督促学院基于办学条件适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推动学科专业升级提质。

2.优先布局战略急需、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根据区域及有关重点产业和行业人才需求、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等,积极发挥国家最新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指导作用,依托学校现有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办学基础,优先设置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新兴交叉的学科专业。学院计划新增备案(审批)学科专业,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每年6月前报学校研究同意后列入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并在教育部平台预备案,下一年度进行正式备案或审批申请。

3.建立健全专业调整机制。学校结合专业开展专业认证、自我评估等情况,定期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度、学生满意度、以及生源质量、就业质量等核心指标进行监测,对未达到相应要求的专业采取预警、调减招生计划或隔年招生、停招、撤销等调整措施。

观测点包括A条件和B条件,具体如下:

A条件: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不含灵活就业,包含签订协议和劳动合同就业、升学(含出国出境)、自主创业)低于60%的专业。

B条件:

1)当年专业调剂录取率超过40%或在第一阶段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类);

2)第一学年结束后转专业申请率超过20%的专业;

3)在省级及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验收中不合格或者未通过的专业;

4)未按照学校要求开展专业自我评估的专业。

对符合上述情况的专业原则上进行以下调整:

预警:符合A条件,或者符合B条件中的任意两条者,予以预警,责令专业进行自我整改。

调减招生计划或隔年招生:对连续两次及以上预警的专业调减当年招生计划或隔年招生,专业预警取消后,经学院申请可恢复正常招生。

停招:符合A条件且同时符合B条件中任意一条者,责令专业停招,并限期整改。整改后经学院申请、学校评估合格后才能恢复正常招生。

撤销:第2次达到停招条件的专业、停招五年及以上的专业原则上纳入学校拟撤销专业清单。

除上述情况外,还将基于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在综合评估基本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实践条件等基础上,对有必要调整的专业予以相应处理。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世界一流培育学科直接相关的专业、彰显学校特色的专业等原则上暂不进行调整,但需按照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需求和国家专业认证、学校专业自我评估等相关要求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不断提升办学能力,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三、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学科专业建设

1.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推动相关学科聚焦世界科学前沿、关键技术领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以及服务治国理政新领域新方向,不断提升学科建设的世界影响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理、工、医、文等的交叉融合,充分发挥学校交叉科学研究院的指导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学科交叉融合资助机制,组建跨学科学术团队,加强交叉学科人才培育,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校内教学科研资源开放共享,加强校企联合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打造科教、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有力支撑学校一流学科的建设。

2.强化师范特色建设。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的办学定位,面向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加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实习实训,有序开展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坚持以面向未来的教育方式培养未来的教师,促进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优师计划师范生、省内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要求,保证师范专业规模及招生数量,不断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培养层次,统筹职前、职后教师教育,加强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和乡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积极为协同提质计划对口高校等培养博士层次师资。

3.深化新工科建设。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主动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围绕新的工科专业,工科专业的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深化新工科建设,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对现有的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化工制药类、机械类等工科专业全要素改造升级,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将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成果、最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加大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南省“3+3+2”重点领域和“4+6”产业集群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打造特色鲜明、相互协同的学科专业集群。促进量子信息、量子网络、发育生物学与生物育种、结构生物学等学科发展,建设好现代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与公共政策实验室等,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文理医等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工科领域。

4.促进新医科建设。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落实大健康理念,聚焦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等,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加强临床医学学科专业建设,加大儿科学等紧缺专业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全方位改造升级现有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康复治疗学等医学本科专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健康产业新发展,探索布局建设生殖健康与转化医学、精准医学、药物化学、脑科学等紧缺学科领域,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大力推进医科与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尝试建设医学+体育”“人工智能+医学等新兴学科专业。

5.加快新文科建设。全面落实学校《新文科建设实施方案》,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努力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文科间、文科与理工医学科交叉融合,加强语言与文化学科群建设,探索发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法律大数据与智慧法治、人工智能与国际精准传播、数字经济、科技伦理等文科类新兴学科专业,推动现有的法学、哲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861个文科专业的改造升级和结构调整,主动服务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推进文科专业数字化改造,深化文科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做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统一,为打造文科专业教育的中国范式提供参考。

6.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建强数理化生等基础理科学科专业,适度扩大紧缺理科学科专业布局。推动基础医学(含药学)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式8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系统推进哲学、历史学等基础文科学科专业建设,助力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促进多学科交叉融通,适应强化基础、重视应用、特色培养要求,协同推进基础和应用人才培养,在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拓宽基础学科应用面向,构建基础+应用复合培养体系,加大设置基础学科+”辅修学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项目。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强化对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的统筹谋划,建立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设立学科专业调整工作小组,办公室设教务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研究生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交叉科学研究院等为成员单位,组织开展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各学院应着眼未来,主动优结构、提质量,增强学科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力、支撑力和引领力。

2.完善质保机制。遵循国家质量标准、认证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学资源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科专业常态化监测,定期开展学科专业自评工作,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强化示范引领。重点围绕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强化资源整合、协同合作,推动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形成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式发展模式,树立学科专业建设标杆。积极组织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引导各学科专业努力办出特色和水平。



END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