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许纪霖做客至善讲堂 解读世俗时代的理想主义如何可能

4月20日晚,我国著名史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博士生导师许纪霖做客至善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世俗时代的理想主义如何可能”的讲座。

许纪霖从大时代和小时代的定义出发,简要阐释了理想与目标的区别,说明了现代社会是一个相对于神圣大时代的世俗小时代。他通过对保尔·柯察金、约翰·克里斯多夫等青春时代英雄的介绍,对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李大钊的《青春》等作品的分析以及对五四青春精神的阐释,简单阐述了大时代中的理想主义,表达了坚守青春梦想的重要性。许纪霖认为,在具有理想信念的大时代中,个人价值与整个时代联系在一起,具有一种青春的精神。在现代世俗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坚守理想主义、怎么样解决信仰危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许纪霖认为,在世俗小时代中,理性可以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注重行动动机和过程,通常以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形式出现;工具理性则注重行动结果,可以用利益、权力和金钱等外在的指标衡量。他强调,要想在世俗时代中坚守理想主义,就要注重生活中知识文化的积累和自我内涵的提高,不能用简单的“有用”原则衡量一切事物,让工具理性成为主导。许纪霖指出,现代大学最重要的不在于传授知识,也不在于让学生掌握马上有用的技能,而在于对学生素质、气质、品位等方面的熏陶以及对严谨思维方式的培养。他还以自身经历为例,指出青春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追求,在大都想成为聪明人的时代,我们应该要具有“傻子”的精神,以理想精神为支持,发挥业余精神,培养自己业余的、无功利的兴趣爱好。

互动环节中,许纪霖耐心解答了现场学生提出的“权力与权威的正确解读”、“如何平衡现实与理想的关系”等问题。

两百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讲座。

许纪霖简介:

许纪霖,我国著名史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杂志编委。

许纪霖教授主要致力于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经典著作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启蒙的自我瓦解》《大时代中的知识人》等,其中《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获得2005年首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END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