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巧蓉 实习记者 杨燕飞)11月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德浩教授做客“至善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神机妙算忆冯公”的讲座。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学申城忆逝翁,创新开拓颂冯公。诸多科技攻关事,尽在神机妙算中。”讲座伊始,余德浩以一首自创诗表达了对国际著名数学家、中国计算数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冯康院士的敬仰及深切缅怀之情。
余德浩结合科学计算的兴起和发展的背景,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计算数学和科学计算事业的发展历程。他说,科学计算的兴起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科技进步的重大体现,冯康院士的科学思想对于促进计算与理论、实验并列,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第三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余德浩指出,数千年来,理论与实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探索科学的主要手段。但是这两种手段也存在着局限:众多问题难以用理论解析;对于尺度太大或太小,时间太长或太短,有巨大破坏力的部分物理现象,实验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或根本无法完成。他说,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计算成为第三种手段提供了平台,使人们的计算能力成倍提高,影响了科技领域。
余德浩根据他作为冯康院士学生时的见闻,讲述了冯康院士的成长、求学和工作的情况。他深情说道,冯院士长期孤身一人,生活极其简单,工作是他的最大乐趣与毕生追求。从工程到物理,从物理到计算数学,从计算数学再到科学与工程计算,冯院士呕心沥血,不断拼搏,最终铸就了他渊博的学识、开阔的思维和辉煌的成就。
余德浩对冯康院士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引用相关资料、文献论述了其科研成果的重大意义。他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认真学习运用冯院士留下的科研成果,将冯康院士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发扬光大,为科技的发展和造福人类作出贡献。
讲座在余德浩的另一首自创诗朗诵——《冯康之歌》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