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加快推进我校教材建设工作,做好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新时代马工程教材推荐与原创性教材培育等储备工作,根据《湖南师范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校行发〔2022〕28号)要求,现将2025年校级规划教材立项建设和结题验收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设原则
坚持主题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把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文化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 神有机融入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知识。
坚持反映实践。充分反映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成就经验,以新时代10多年来伟大实践成就教育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滋养,挖掘其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并做好现代转化,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坚持突出原创。以解答中国问题、阐释中国实践为出发点,注重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努力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把中国理论转变为中国方案,推动原创性实践向原创性理论、原创性教材转化。
坚持适教利学。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特点,创新编写方式和呈现形式,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善讲故事、善用案例,注重鲜活性生动性。力求表述准确、语言精练、通俗易懂、篇幅适当。
坚持成果导向。在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确实能发挥好知识载体作用,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多样态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申报种类及形式
此次申报分为数字教材与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培育项目(以下简称“原创性培育项目”),原创性培育项目分活页、案例、大纲、讲义、教程5种形式,覆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29个一级学科(附件1),重点支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体现未来课程发展方向、填补冷门绝学空白的原创性成果,申报原创性培育项目的应同时建设数字教材资源。
1. 数字教材。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综合运用多种介质,建设表现力丰富、互动性强、可视化效果好,能将教学内容、富媒体教学资源、学习工具和技术平台有机融合的新形态教材。
2.活页。结合教学需要,概要解析教学重点难点等,重在讲“点”。每份活页一般不少于10个要点,总篇幅5万字左右。每个要点一般包括:背景、概念、内涵、评析、教学应用等。
3.案例。重在评“例”。每份案例一般不少于10个典型案例,总篇幅5万字左右。每个案例一般包括:主题、背景、案例详情、评析、教学应用等。
4.大纲。提纲挈领地概述某门课程教学内容或重要专题,重在论“纲”。篇幅5万字左右。大纲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拓展阅读等。
5.讲义。以专题形式系统阐释课程教学内容或重要专题。篇幅10万字左右。讲义一般包括:专题内容、拓展阅读、思考题等。
6.教程。以高校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主,以章节形式编排,系统阐释某门课程教学内容或重要专题。综合运用文本、图表、音视频等生动呈现,具有一定系统性条理性。篇幅15万字左右。
三、立项数量及要求
(一)立项数量:2025年拟立项建设校级规划教材50种左右,含数字教材40种左右,培育项目10项,其中活页、案例2类成果不超过3项,立项坚持质量为先,宁缺毋滥。
(二)立项要求:
1.鼓励探索创新,盘活盘优存量。立项项目应在已有教学或科研成果基础上修改完善,具体可依托自编教材、学术专著、研究成果、教学资源等,重点突出原创性。国家级、省部级重要成果优先申报。
2. 项目负责人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熟知本项目要求,思路清晰,方向明确,能够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编写团队应老中青结合,鼓励中青年学者牵头申报,鼓励校校、校地、校企联合申报。同一申报人申请主编限1项,主编参编不超过2项。
3.已出版马工程教材和已纳入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教材建设的对应课程不再建设大纲、讲义、教程、数字教材。
四、申报程序
1.项目负责人向所在学院(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报材料。
2.学院(部)按照通知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审议,形成推荐意见,并将确定的推荐结果及材料报送至教务处。
3.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立项评审,确定拟立项名单,并对评审结果予以公示。
4.公示名单无异议后,学校立项发文。
五、项目管理
1.原创性项目培育周期一般为2年,项目须在启动建设后6个月内完成建设,并在校内开展试教试用;校内培育项目优先推荐省级、国家级项目申报。
2.数字教材建设周期为2年,结题以正式出版为完成形式。数字教材需在平台使用,提供下载序列号不少于5个。
六、项目结题验收
对2021年立项并申请暂缓结题(8项)、2022年立项并申请延期结题(26项)及2023年立项教材(24项),共计58种教材(附件2)进行结题验收。已申请暂缓、延期但仍不能结题出版的,取消立项并收回资助经费。
七、材料报送
(一)申报材料
1.电子版:申报书(附件3)及相关附件材料签字盖章后的完整版扫描件PDF、申报汇总表excel文件(附件4)。
2.纸质版:申报书及其附件(一式三份)、申报汇总表。
项目负责人须收齐所有编写组成员的综合考察意见(附件5)后提交所在学院(部),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部)党委签署意见并盖章。由所在学院(部)出具申报团队整体综合考察意见1份(附件6)。
(二)结题材料
已正式出版的样书2本。2023年立项项目若需延期,请提交《湖南师范大学教材建设项目延期申请书》(附件7),若需撤项,请提交《湖南师范大学教材建设项目撤项申请书》(附件8)。
以上材料请以学院(部)为单位于2025年8月31日前进行提交,逾期不予受理。纸质材料请交至教务处118办公室,电子版请发送至邮箱:jcb@hunnu.edu.cn。
联系人:张玉林,杨洋,电话:0731-88872158。
附件:
教务处(教材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2025年6月17日